公元前594年,晋国司寇屠岸贾为了专权,诬陷早已去世的晋国正卿赵盾参与谋害晋灵公,在任国君晋景公为了削弱卿大夫的权势,认可了屠岸贾的诬陷。
屠岸贾有了晋景公的支持,将赵盾家族三百余口屠戮了个干净。赵盾之子赵朔娶的妻子是晋成公之姐,晋景公的姑姑,她得以幸免,躲在了宫中。此时公主身怀六甲,屠岸贾虽然凶残还没有凶残到对晋景公的姑姑下手的地步,他想等到她分娩后将婴儿处死。
屠岸贾盯着赵朔的遗腹子,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的好友程婴也盯着这个遗腹子。
公孙杵臼为了试探程婴的忠诚度,故意问程婴:“你小子怎么不为好友殉难?”程婴说:“赵朔之妻已有身孕,如果能生个男孩,我将为其抚养成人,如果是个女孩,我再死不迟。”
照理说,公孙杵臼是赵朔的门客,受其恩惠,自杀殉君理所应当,程婴只是赵朔的好友,他没义务为好友殉难。不知道公孙杵臼为何会责问程婴为何不自杀,这个地方有点奇怪,可能程婴和赵朔的关系非同一般,既是朋友关系也是君臣关系。
展开剩余65%公主不负众望万盈配资,产下了一个男婴,屠岸贾到宫中搜索,公主把婴儿放到裤裆里才幸免于难。公孙杵臼和程婴一合计,婴儿放在宫中早晚会被发现,俩人就带着孩子躲进了山里。但躲在山里也不靠谱,屠岸贾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个孩子,不打消他的疑虑,这个孩子根本活不下去。
公孙杵臼问程婴:“抚养孤儿和殉节而死,哪个简单?”程婴说:“当然是殉节简单。”公孙杵臼说:“那我就占个便宜,我来简单的,我先死,你勉为其难把孤儿抚养长大吧。”程婴答应了。在他们眼中,自杀殉节反而成了最容易的。
公孙杵臼和程婴找到一个和赵氏遗孤一样大的婴儿,还有一说是程婴自己的儿子,这个不大可信。然后程婴从山里出来自首,他向屠岸贾索要千金,只要给钱就把赵氏遗孤的下落说出来,对屠岸贾来说,这点钱都是小钱。程婴就带着屠岸贾找到了公孙杵臼和假赵氏孤儿的藏身之处。
公孙杵臼为了把戏做真,大骂程婴没有信义,连朋友之子都出卖,程婴也假装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样子,屠岸贾信以为真,就把公孙杵臼和婴儿杀掉,自以为已经斩草除根,就停止了追杀行动。
程婴就独自抚养赵氏遗孤。
公孙杵臼作为赵朔的门客,为了保全赵朔的遗孤甘愿赴死,可谓至忠矣!程婴背负骂名独自抚养赵氏遗孤,可谓至信矣!赵朔能够有此二友,可以瞑目矣!
十五年后,屠岸贾日益专权,晋景公就不爽了,晋国大夫韩厥趁机跟晋景公说赵朔还有个儿子活着,可以把他找出来立为赵氏继承人,以此对抗屠岸贾。赵氏遗孤赵武得以重见天日,重新被立为赵氏主君。在晋景公的默许下,赵武和程婴率军诛杀了屠岸贾及其全族,算是报了灭门之仇。
屠岸贾被赵武所杀不是赵武多么厉害,而是他得罪了晋景公和韩厥等一干卿大夫,晋景公和韩厥让赵朔之子去屠戮屠岸贾,算是借刀杀人,国君和诸大夫作壁上观,这套把戏当年屠岸贾杀赵朔全族时,他们就玩过一次。
五年后,赵武举行加冠礼,算是正式成人,程婴没有辜负公孙杵臼的嘱托,将赵武抚养成人,也为赵朔全族报了仇,此时该兑现他当时的诺言了,他要自杀去地下见公孙杵臼,向他汇报自己没有辜负他的嘱托。
赵武跟随程婴二十年,早就把他当做父亲,此时程婴要杀身成仁,他自然不愿意,但是程婴死意已决,毅然自杀身亡。
读《史记》读到这里,被公孙杵臼和程婴两个义士给震撼了,原来一个臣子可以对主君这么忠诚,原来一个人可以对朋友这么诚信,忠肝义胆、肝胆相照说的也就是他们吧。
为君尽忠万盈配资,为友赴义,历史上也无过此二人了。
发布于:山东省龙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